一、培训目标
(一)掌握基本消防法律法规及校园消防安全责任。
(二)熟悉火灾预防、初期扑救及应急疏散流程。
(三)熟练操作常用消防设施设备(灭火器、消火栓、报警系统等)。
(四)提升团队协作能力,确保火灾发生时能高效组织师生疏散。
二、培训对象
新城校区全体义务消防员(教师55人)及消防志愿者(学生107人)。古城校区义务消防员(教师7人)及消防志愿者(学生23人)的培训可参照培训方案自行组织。
三、培训内容
(一)理论培训(2学时)
1. 消防法律法规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《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《山东省消防条例》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《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》解读部分。
2. 火灾基础知识
火灾分类(A/B/C/D/E/F类)、成因及危害。校园常见火灾隐患(实验室、宿舍、食堂、电路等)。
3. 消防设施与器材
灭火器种类(干粉、二氧化碳、水基等)及适用场景。消火栓、消防水带、应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标志的使用方法。
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与操作。
4. 应急疏散与逃生技能
疏散路线规划与逃生技巧(低姿前进、湿毛巾防烟等)。特殊人群(行动不便师生)的疏散预案。
(二)实操演练(2学时)
1. 应急疏散演练
在九号公寓模拟火灾场景下的快速响应与疏散(烟雾模拟、警报响应),做好逃生通道管理与秩序维护。
2. 灭火器材操作
在九号公寓北侧开阔地模拟火场(油盆火、电器火等)使用灭火器扑救。
3.消防水带连接
在警务室组织两人协作使用消防水带连接消火栓灭火。
4.消防体验
在学院消防体验馆进行消防体验。
四、培训时间与方式
(一)时间安排
2025年4月9日、10日15:50进行,请提前5分钟到达。
(二)培训方式
理论教学采取线下讲座方式(学术报告厅)。实操演练选择学生公寓、校内开阔场地进行。
五、考核与认证
(一)理论与实操考核
1.培训参与学时不低于3学时;
2.灭火器操作(30秒内完成灭火)、消防水带连接与使用(1分钟内完成)。消防志愿者实操培训因学生人数较多,由安保处另行分批组织
(二)颁发证书
考核通过颁发“枣庄职业学院义务消防员(消防志愿者)培训合格证书”。
六、保障措施
安保处成立培训工作小组,协调培训资源,邀请消防专业人员授课。配备足量灭火器、烟雾发生器等教具。培训结果纳入系(院)、部门安全管理量化考核,参与情况与评优评先挂钩。消防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可参照有关规定纳入学生综合测评。
七、后续管理
(一)建立义务消防员(消防志愿者)档案,定期更新联系方式及培训状态;
(二)每学期组织1次全校消防演练,由义务消防员(消防志愿者)担任骨干;
(三)对本系(院)、部门的消防隐患进行常态化巡查(每月1次),及时整改。
通过系统化培训,提升我院师生的消防安全素养,构建“人人懂消防、人人会应急”的校园安全网络,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,保障师生生命安全。
安保处
2025.4.7